1、ABS的流动特性
ABS的熔体流动速率(MFR)一般在0.2~10g/min(200℃、5Kg)之间,个别的MFR超出此范围。MFR越大,流动性越好。一般情况下MFR小于1 g/10min的ABS适合挤出成型,MFR大于1 g/10min的ABS适合注射成型。
A BS熔体属于假塑性流体,表现出“剪切变稀”的流变特性。用幂律模型:,η=mγn-1可近似表征ABS熔体的流变特性。幕律指数η(表1)值越大,表明树脂熔体流动状态的牛顿性行为增加,假塑性行为减弱,η为1时,熔体为牛顿性流体,η在0.8一1之间时,熔体近似为牛顿性流体,η小于0.5时,熔体表现出非常强的非牛顿性流体特性。可见ABS具有非常强的非牛顿性流体特性,属于对剪切速率敏感的塑料,可通过调整剪切速率来改变熔体粘度。但对加工过程来说,如果塑料熔体的粘度在很宽的剪切速率范围内都是可用的,则应选择在粘度对剪切速率较不敏感的剪切速率下操作,因为此时剪切速率的波动不会造成制品质盆的显著差异,使产品质量的均匀性得到保证。
表1 常见塑料的幂律指数η值
塑料
|
η
|
塑料
|
η
|
PS
|
0.30
|
SAN
|
0.30
|
PVC
|
0.30
|
ABS
|
0.25
|
PMMA
|
0.25
|
PC
|
0.70
|
LDPE
|
0.35
|
PP
|
0.35
|
LLDOE
|
0.60
|
PA6
|
0.70
|
HDPE
|
0.50
|
PET
|
0.60
|
2、ABS的热物理特性
玻璃化温度Tg是非晶态热塑性塑料的最高使用温度,也是它们成型温度的低限。ABS的Tg一般在115℃左右,所以ABS的成型温度应大于115℃。分解温度是指塑料因受热而迅速分解为低分子可燃物的温度。显然,分解温度是成型温度的上限。ABS的热稳定性较差,在250℃时易产生有毒挥发性物质,所以其成型温度应小于250℃。对于注射成型,加工温度一般在160一230℃,对于挤出成型,加工温度一般在160一195℃,对于吹塑成型,加工温度一般在200一240℃,对于真空成型,加工温度一般在140~180℃;塑料从粘流态温度到分解温度之间范围的大小对成型非常重要,它决定了成型的难易程度和成型温度的可选择范围。此温度区间愈小、温度愈高,则成型愈困难。ABS是无定形聚合物,熔融温度较低,一般在160一190℃之间,熔温也较宽,故ABS易于加工。热稳定性是指塑料在高温条件下抗化学反应的能力,热稳定性不仅与加工温度有关,而且还与加工温度条件下的停留时间有关。加工温度愈高,为使塑料不起化学反应,则停留的时间应愈短。为了提高塑料的热稳定性,常在塑料中加人热稳定荆,以便使加工温度区间变宽,允许停留时间延长。ABS的热稳定性较差,应尽量减少停留时间,同时加工后应清理料筒。
3、ABS的干燥特性
由于ABS中存在强极性的腈基,所以其吸水性大于聚苯乙烯,仅次于聚酰胺。ABS的吸湿性小于1%,一般为0.3%~0.8%。根据含水量的多少,在成型前应在80℃左右干燥2~4h,控制含水量小于0.1%。常用的干澡方式为循环鼓风干燥,也可采用普通供箱,但料层厚度应小于50m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