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障名称
|
原 因 及 对 策
|
表面凹坑及气泡
|
(1)原料未充分干燥,ABS树脂需在80—85℃条件下干燥3H。注意:若干燥时间过长或温度偏高,会造成树脂结块,板材发黄。
|
(2)机头或料筒内有异物杂质。应更换过滤网及清洗料筒和机头。
|
(3)挤出机真空度不够。应清理排气口,防止堵塞。
|
(4)出料不均匀。应适当提高螺杆转速。
|
(5)辊筒间隙不当。应适当调整辊筒间隙。
|
表面纵向丝纹
|
(1)原料未充分干燥。应进行预干燥处理。
|
(2)料筒或机头内有异物杂质。应彻底清除。
|
(3)易挥发物未除净。料筒内应保持适当的真空度。
|
(4)辊压不足。应适当减小辊筒间隙。
|
(5)压光辊间隙处余料太多。应适当提高牵引速度。
|
(6)熔料温度太高。应适当降低成型温度
|
表面条纹
|
(1)压光辊辊间的余料太多。应适当提高牵引速度。
|
(2)压光机辊筒温度太高。应适当降低辊筒温度。
|
(3)机头温度控制不当。对于T型机头,横向各段温度应从中心向两端逐步升高,升温幅度为5℃左右。
|
(4)出料不稳定,挤出波动。应适当减少再生料或色母料的用量,以及更换过滤网。
|
(5)模唇间隙调节不当。应适当调整模唇间隙,并检验压光机辊筒圆度是否超差
|
板边不齐
|
(1)压光机辊间余料太多。应适当调节模唇开度及提高牵引速度。
|
(2)挤出不稳定。应适当降低螺杆转速。
|
(3)辊筒有较大的位置误差。应适当调整辊筒位置,检查三个辊筒的偏心度。
|
(4)机头温度太低或阻塞。应适当提高模温及清理机头。
|
(5)压光辊压力不足。应适当缩小辊筒间隙。
|
弯曲变形
|
(1)压光机辊温控制不当。应适当调整。若板材向上翘曲,应适当提高下辊温度,但不能超过中辊温度;若板材向下翘曲,应适当提高中辊温度。
|
(2)冷却不充分。应适当降低挤出温度及料温。
|
(3)压光辊温度太低。应适当提高。
|
(4)机头模唇间隙调整不合理。应利用调节螺钉适当调整模唇间隙,模唇开度一般比板厚大10%
|